所谓税收策划的风险,通俗地讲就是税收的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。税收策划的风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:
一、决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
“筹划税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,与自己无关”、“财务会计人员是处理涉税事项的专职人员,理应解决税收上的所有问题”、“我与税务局的关系很好,如果有事可以很容易摆平的”。
二、业务流程的操作风险
事实上,税收的产生多数不在会计核算环节。税收实现、税收核算和纳税申报脱节。如决策者对有关政策不熟悉,又没有经过咨询就武断操作等,从而造成纳税风险。
在本案中,如果施工队由大家共同雇请,而不是由王先生代表大家雇请,则各人分得住房属于自建住房,不构成销售不动产,不缴纳营业税,也不缴纳契税。
三、“按章纳税”的风险
即日常的纳税核算从表面或局部的角度看是按规定去操作了,但是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到位,实质上形成偷税,从而引起税务处罚。
四、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
如“四残人员”比例不足而享受了福利企业优惠、利用再生资源的比例不足而享受了有关环保方面的税收优惠等等。
五、对税收政策缺乏系统性把握
在系统性税收策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,形成税收策划风险。如在企业改制、兼并、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策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,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,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。
六、筹划成本大于效益
对企业的情况没有全面比较和分析,导致筹划成本大于筹划成果,或者筹划方向与企业的总目标不一致,从表面上看有成果,而实际上企业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等等。